黄淼心理健康系列|青少年厌学是在保护脆弱的自恋
高一上学期还没有结束,小杨同学开始拒绝去学校了。理由之一是上课跑神,内心烦躁,上课的时候常常目光扫射别的同学,等意识到的时候,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。理由之二人际关系问题,觉得自己成绩下滑被老师同学歧视,觉得同学们都看不起自己,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发生冲突。
心理咨询时,小杨对自己小学到初中的成绩都很自豪,那是自己是班级的班长,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,进高中本来希望自己还能被老师挑中做班长,但是班主任偏偏挑一个不如自己的同学做班长,自己很失落。于是自己打算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,考出个好成绩,让老师和同学看到自己,结果越努力,成绩越不好,现在父母租这房子陪读,天天还这个成绩,太多不起父母了!自己觉得没脸在学校呆下去了!小杨是家里的二胎,父母老来得子,对这个男孩倾尽全部心血,
小杨是家里的二胎,父母老来得子,对这个男孩倾尽全部心血,
小学初中学习,父母都要找各种关系和班主任联系,请班主任多关照孩子,孩子在学校的感觉也很好。进了高中,父母如法炮制,还是找班主任关照,这次却没有奏效,班主任认为高中学生的自己学会独立,需要自己去学习竞争,小杨虽然想当班长,却不去主动给班主任说,当然,想当班长的愿望就落空了!
在过去的生活里,小杨的学校和生活和父母属于共生状态,小杨生活中过度被父母满足,心灵空间处在全能自恋的幻觉,觉得自己想当班长就会当班长,不用主动去争取,结果现实不如意,造成小杨全能自恋受损。自恋损伤造成全能暴怒,带来对老师的愤怒,自己不能把愤怒直接倾泻给老师,转而,选择另外一种攻击方式——老师你不是忽视我吗?我就通过学习让你看到我的能力,那么这个时候的学习就不再是小杨为自己学习,而是为老师学习,是一种恨意的表达。带着恨意的学习,就无法和学习本身建立深度的情感连接,内心时时处处担心同学超过自己,处在恐惧中。学习中又把关注点放在同学身上,自然成绩更加下滑。
全能暴怒的时候,小杨把自己的攻击性投向老师和同学,这种攻击性并没有成效,潜意识中他会担心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报复,因此产生了被老师和同学歧视的感觉,同时启动选择性注意,凸显自己的被害妄想,最终觉得学校太危险了,只有待在家里才安全。这才是小杨不去学校的深层原因。
面对这种病态自恋,如何解决?
首先,需要觉知自己的自动化思维。在小杨同学的事件里,我们看到他有这样的思维模式:
1. 我是优秀的。
2. 老师应该发现我的优秀。
3. 老师没有发现我的优秀,他让我很愤怒。
4. 我的愤怒会攻击老师,我很害怕老师报复。
5. 我要远远离开老师,这样我就安全了。
在这个思维体系里,小杨把自己看做“好我”,而把“坏”投射给老师,老师一手造成了自己的痛苦,自己是受害者。这些都是小杨庞大的大脑想象出来的产物。当他离开学校后,既保留了“我是优秀的”这样的自恋,同时在父母那里,获得受害者被保护的同情。
其次,直面真相,跳出想象,开始行动。破处全能自恋的唯一武器就是行动,小杨的事件进入行动层面就很简单了:
1. 我用具体事情证明我是优秀的。可以在班级工作中毛遂自荐。
2. 向老师表达我想当班长的意愿。口头表达或者书面表达均可。
3. 没有当上班长,那就找老师询问原因。自己改进发展方向。
4. 根据老师说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。
5. 积极准备分科或者分班后的班长竞选活动。
6. 一学期后重新分班,小杨成功成为班长。
当然,从想象世界进入行动世界很痛苦,想象世界你是无所不能的,而现实世界你会看到自己是那么不完美,毛遂自荐的时候你会担心我把事办砸了,同学们会不会笑话我?给老师说自己想当班长,有没有一股求人的味道?大家可能都知道我想当班长,结果自己没有当上班长,那是不是太羞耻了?没当上班长,同学会不会看不起我呢?
诸多负面感受都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,行动之前,请先对自己进行心理情绪置换,用以下内容替换前面的自动化思维模式。
1. 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普通
2. 我想让老师关注我,发现我。
3. 我应该主动和老师建立关系,不是被动等待。
4. 当班长不是显示我比别人优秀,是我想给同学们服务。
5. 虽然这次没有当上班长,没关系,高中三年呢,还有机会。
当这些理性思维替代孩子的固有思维,并在实践中得到体验,孩子就从全能自恋的漩涡中走出来了,拥有一个全新的人生!接纳自己是一个普通人,与要和别人一样努力,这是心理成长必经之路!
作者介绍:
黄淼,有道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中学高级教师,教育硕士,二十多年一线教学经验,省级学科带头人,精研中高考语文教学,谙熟青少年心理成长规律,南阳市图书馆公益讲堂讲师,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公益课堂讲座,擅长青少年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和厌学等问题的心理咨询。
本文为作者原创,转发须经作者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