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心理> 马丽霞心理健康系列|缺乏安全感的标志之一:分离焦虑

马丽霞心理健康系列|缺乏安全感的标志之一:分离焦虑

收听:

  作者  马丽霞

  在临床咨询工作中,经常听到来访者说自己主要是缺乏安全感,才会不信任伴侣、朋友甚至闺蜜的,也很难在亲密关系里找到存在感、幸福感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安全感呢?字面意思是安全无虞的感觉。就是渴望稳定、安全的心理需求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。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,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。弗洛伊德假定: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,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、危险感,伴随这种创伤感、危险感出现,个体体会到的就是 焦虑,其中包含分离焦虑。

  说到成因,就是儿童在发育早期有两种基本需要: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,当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不能满足这两个需要时,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。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进一步加深理解。

  每年开学季,幼儿园门口都上演着一幕幕“惨剧”,孩子搂着家长的脖子,哭个不停,家长也各显神通,这边爸爸说:“男子汉不能哭!”那边妈妈说“宝宝别哭,哭了就不是好孩子。”“再哭就不要你了!”而另一边,奶奶已和孙子哭成一团。一个心理学家走过:感叹到:好一场“分离焦虑”的大戏。所谓分离焦虑,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、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。也许你会说,这太正常了,狠下心来,几天就好了。这就大错特错了,从当下说,分离焦虑不光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困扰,也容易因为长期焦虑造成免疫力低下而容易生病。而幼年的创伤让孩子的心里充斥着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,有的人长大后对外界总是充满怀疑,谁都不信任,和任何人都无法建立亲密关系,或是难以走人婚姻,即使结婚也不愿离开父母身边,甚至在夫妻关系中严重缺乏自信和信任。请看下面的案例,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子已经身高一米七有余,在学校很孤僻,一旦到家见了妈妈,围着妈妈嬉闹,很多时候下手很重,不是让妈妈疼的呲牙咧嘴,就是差点把妈妈推倒,原因是孩子从小喝牛奶长大,妈妈因为工作忙,很少抱孩子,也不陪孩子玩耍,按妈妈的话说,一个男孩子那有那么矫情,从小就要养成独立坚强的个性,长大了才有出息。

  怎么会这样呢?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实验。20世纪50年代末,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·哈洛做了一系列实验,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开。一些小猴子与母猴分开喂养后,虽然身体上没有什么疾病,可行为上却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常现象。同时,观察发现小猴子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。它们躺在上面,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,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,它们就会发脾气,这就像人类的婴儿喜欢破毯子和填充熊玩具。

  实验继续深入,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,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。这两个代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,实验者在“铁丝母猴”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。按哈洛的说法就是“一个是柔软、温暖的母亲,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、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”。刚开始,婴猴多围着“铁丝母猴”,但没过几天,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: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“铁丝母猴”那里喝几口奶水,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“绒布母猴”呆在一起;婴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,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,会跑到“绒布母猴”身边并紧紧抱住它,似乎“绒布母猴”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。这就是著名的哈洛的恒河猴实验。

  哈洛从这个实验”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:那些由“绒布母猴”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,性格极其孤僻,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。于是,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,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“绒布母猴”,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。改进后的实验表明,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。

  哈洛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,用他的话说就是“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:触摸、运动、玩耍。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,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。”

 

哈洛等人的研究发现给了我们很多有意义的启示,它对改变传统的育儿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,吃国产还是进口奶粉不重要,谁喂?怎么喂?才重要。

看到这里,可以看出,这个小男孩从小缺了妈妈的怀抱、互动和游戏,长期体验分离焦虑,妈妈眼中讨厌的嬉闹则是孩子渴望与妈妈亲近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。而在学校的孤僻不合群则是安全感的缺失。

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分离焦虑呢?

首先,养育者要知道,与喂食相比,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。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肌肤接触,如抱抱孩子,摸摸孩子的脸、胸、背等,让孩子体味着“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”,对大一些的孩子也应如此。

要使孩子健康成长,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、视觉、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,让孩子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,并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全感。

其次,尽量避免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。长期分离造成的“分离焦虑”对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。父母应尽量克服困难,亲自担当起抚养、教育孩子的责任。如果必须分离,应与孩子做好沟通并坚决离开。

第三,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,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;做亲子游戏时,父母应保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玩耍,全身心地投入其中。孩子有了安全感,才能逐渐形成坚强、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,成为一个对人友善、乐意探索、具有处事能力的人。

最后,我想说的是,分离焦虑的出现很正常,只要是离开熟悉的人、环境、物品就会出现分离焦虑,针对刚入园的幼儿,如果表现出较强烈的分离焦虑,不能任孩子自己克服,家长要重视起来,看见并接纳孩子的焦虑不安,不讲什么“男子汉”、“乖孩子”,更不能说“不要你了”等,而是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让孩子明白,大人只是暂时的离开,或在一定的地方等待,并且按时接孩子,让孩子一出幼儿园的门就能看到家长,很快抱抱孩子,并适当的表扬和奖励。这个时期,不能因为大人的原因不按时出现在孩子面前,也不要频繁换人来接孩子。在孩子这里,没有更重要的事,只有他不懂的事,小孩不懂大人的忙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样。

如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,孩子还是不能适应,或者出现“退行”症状,如:孩子一到幼儿园就开始尿裤子、不会说话,反复发烧,回到家里一切正常,就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。


相关音频推荐